热门文章
工作让你耗尽脑力?持续工作未必带来最佳效能!休息才能帮助你排除大脑废弃物,自动规划行动路径
发表时间:2024-02-29 点阅:1405Photo on Unsplash by Alex Kotliarskyi
对于那些非常认真工作的人。如果不适时对他每天大量的脑力消耗做些调整,很容易会出现睡眠或身心相关的困扰。在这里,「脑力消耗」指的是跟思考、规划、计算、记忆等相关的认知运作,并不涉及情绪相关。常见的开会讨论、学校学习、读资料、写报告,都是属于脑力消耗的范畴。
脑力消耗虽然我们看不到,但这并不是一种心理作用,而是一种大脑生理反应。
2023 年法国心理学家佩西利昂(Mathias Pessiglione)及其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招募了40 名参与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并进行长达6 个小时的测验,中间只有2 次10 分钟的休息时间。两组人虽然进行的总时间相同,但难度却不同。其中一组相对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思考,另一组则需要做复杂的思考和分析。
结果显示,需要进行复杂思考的那组人,在大脑的前额叶累积了相当多的麸胺酸(glutmate)。当麸胺酸在此处累积过多时,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导致我们难以制订计划和做出决策,表现出一种「精神不好」、「不想做事」的状况。
以休息恢复脑力,像手机充电一样不可或缺
若要比喻的话,就很像是手机电力快没了,会进入省电模式一样。在省电模式中,只会维持基本功能运作,复杂、耗电的功能就会暂停。此外,这个实验结果还发现,虽然脑力消耗较多的那组人,大脑活动已经出现疲态,但受测者对于自己的疲劳程度估计却与另一组无异。这意味着,人们往往无法很快觉察到脑力的消耗,就像一个喝酒的人自认为自己还能清醒地开车一样危险。
透过这项脑科学研究,我们能了解脑力消耗不是一种心理感觉而已,更是一种大脑生理现象,恢复的关键在于排除大脑累积的废弃物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避免进一步消耗脑力,选择休息让脑力得以缓缓恢复。透过更深层且有效的休息方式,例如充足的睡眠或正念、冥想,就能够迅速地帮助大脑恢复状态。因此,就脑力而言,安排适当的休息就如同手机需要充电一样不可或缺。
有些人或许以为凭借着意志力、动机或热情,就可以克服工作中的疲劳,只要充满干劲就能够持续工作。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如此,但实际上这种情况等于是透过强迫我们的大脑忽略资源和能量不足而达成的。这就好比当手机电池量低于20% 时,它已经提醒我们得要进入省电模式,而我们却选择不进入省电模式,仍然保持正常运作,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很快就会耗尽电力。如果手机总是使用到电力耗尽,电池的寿命将会迅速下降。在脑力消耗上,也是一样的情况。尽管我们在短期内或许能够靠意志力坚持,但长期下来,这种压榨脑力的做法必然会产生代价。
休息不是放空,大脑自动模拟行动路径
有些人之所以可以不停工作,是因为努力总是能累积一些成果,而那些成果总是能让人兴奋、有成就感,因此就会有更大的热情与动力继续前进。然而,持续工作未必会带来最佳的效能,多做也未必等同于多得,有时候反而会引发错误,这都是因为脑力不断地被消耗。
长期透过意志力或热情持续进行脑力工作,若缺乏适当的休息,会使身体和大脑长时间处于工作模式,就像持续处于高度警戒状态一样。久而久之,这种状态可能会成为常态,难以在该休息的时候放松,也因此可能会影响到睡眠品质。休息,不仅是为了让大脑恢复运作功能的效率,也是让我们可以稍微地远离工作,避免深陷其中。
不过,在休息期间,尽管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在放空,其实大脑实际上仍在默默进行资讯整理,有助于之后的工作。有研究指出,大脑在休息或睡眠时会提前规划未来的行动路径。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设计了在一个T 字形走道,老鼠可以从走道的底部出发,但在通往左右两侧的路口都放了栅栏,挡住了老鼠前进的路。不过,老鼠仍然可以看到通往右侧的路口有食物,而左侧的路口则没有。接着研究人员让老鼠休息了1 小时后,再次回到T 字形走道,这一次栅栏已经被移除,牠可以自由地选择前往放有食物的右侧或空荡荡的左侧。
令人惊奇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走到食物地点而出现反应的那些位置细胞(place cell),其实在休息时就已经先反应了!换句话说,即使在休息时,老鼠还没有到达食物的地点,但牠的大脑已经预先模拟了这个行动。而对于没有食物的地方,虽然老鼠也曾提前看过,但由于缺乏诱因,牠的大脑在休息时并没有对此路径做出预测。
这项研究显示,休息不仅仅是静止和放空,实际上大脑还会自动地规划未来的正确行动路径。因此在这里要跟认真工作的你说,千万不要将工作排得满满的,要留出一些空白的时间,才能够更好地规划并迎接未来的挑战。也不要让自己忙得不知道该往哪里前进,给自己一些好好休息的机会,也许会发现可以走得更长远的路。
►►本文摘自:《好好休息:心不累、身体不疲惫、大脑不报废的好眠人生实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