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台湾能否维系与立陶宛新建的密切关系?
发表时间:2022-05-03 点阅:3200Unsplash on Paulius AndriekusPhoto by
去年12月底,台湾政府买了大约2万瓶立陶宛的兰姆酒。
这些酒原本是要送到中国,但在北京对维尔纽斯当局实施非正式的经济制裁之后,就被挡在关外。
自从去年立陶宛决定改善对台关系之后,其与中国的关系就一直处于冰点。
买下这批兰姆酒,是蔡英文政府的一步公关好棋,它的经济影响力很小,却让台湾登上了每个重要国际媒体的版面,让中国显得小气而且手法粗糙,而台湾则是相当精明。
在政府买酒之后,台湾民众也很快的响应,于超商预购的1,800瓶在15分钟内抢购完毕,台酒实体店面开卖1,200瓶也是立刻售罄。
当然,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招除了宣传效果之外,还会有什么影响。
台湾人不太喝兰姆酒,新鲜感一过,可能就不会继续购买这类立陶宛商品。
但从这个事件能看出,台湾与立陶宛关系背后的基础目前还不够厚实。
之前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所针对的东南亚国家,跟台湾多少有一些相同的历史经历和文化习惯,但立陶宛两者都没有。
此外,立陶宛境内没有大量台湾人,台湾也没有很多立陶宛人。
立陶宛的确跟台湾一样都是新兴民主国家,但两国相似之处也仅限于此,真要建立稳固关系,还是得从头开始打地基。
目前的立陶宛政府似乎相当努力改善对台关系,3月底还申请要在台北设立驻台经贸代表处;但另一个政府部门却希望跟中国重修旧好。
事实上,在立陶宛外交部允许台湾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之后,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甚至还表达了遗憾。
瑙塞达接受立陶宛的Žinių radijas广播电台访问时表示,
「我认为让台湾设立代表处并没有问题。但用这个名字设立,会强烈影响我们跟中国的关系。」
这种公然挑战北京一个中国政策的作法,似乎也让立陶宛民众感到相当挣扎。
立陶宛外交部委托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只有13%的受访者支持政府的对台政策。
投资建立新友谊
立陶宛民众之所以会怀疑是否应该对台友好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还看不出跟台湾交好能得到什么利益,但反抗中国一定会带来伤害。事实上北京当局的回应方式,也的确是去刁难那些与中国做生意的立陶宛商人。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资料,中国今年前2个月进口立陶宛商品(主要是精炼铜、家具、小麦)的总额,以美元计算,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8.5%。
其实中国与立陶宛之间直接贸易的额度并不高,2020年只有20亿美元,但北京依然利用全球供应链的复杂特性,来施压维尔纽斯当局。
例如德国汽车业有很多零件来自立陶宛,只要中国拒绝接受任何来自立陶宛的产品,许多欧洲公司就会进退两难。
今年1月底,德国–波罗的海商会(German-Baltic Chamber of Commerce)致函立陶宛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指出中国已停止购买立陶宛商品。
商会要求两位部长降低立陶宛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指出「商会内许多企业的基本商业模式已经因此出现问题……如果状况持续下去,其中某些可能被迫撤出立陶宛」。
目前立陶宛依然坚持立场,中国的态度也丝毫不见退让。
而欧盟执委会则是因中国对立陶宛的「歧视性贸易作法」,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诉讼。
欧盟贸易执委瓦迪斯‧邓布洛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在声明中表示,
「这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行动,已经威胁到欧洲单一市场的完整性,欧盟决定团结起来迅速处理。」
要面对中国的经济施压,台湾就该加强与立陶宛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借此削弱中国行动的实际效果,同时让台湾对立陶宛的意义,不再侷限于拥有共同的政治价值而已。
蔡政府目前已经以这个方向往前踏出了几步,它宣布设立一个2亿美元的基金,优先投资立陶宛;并设立另一个10亿美元的信贷基金,用来促进两国经济合作。
国家发展委员会主委龚明鑫在1月份表示,该信贷基金将支援所有能够加速台立两国关系进展的计画。
另一方面,台湾也表示愿意与立陶宛共同发展半导体,半导体不仅是当代关键的战略物资,而且是台湾的强项。
今年2月,两国已于维尔纽斯成立「台立半导体暨材料科学中心」(Taiwan and Lithuania Center for Semiconductors and Materials Science)。
目前已知该中心的第一个计画,是结合台湾的晶体技术与立陶宛的雷射科技,共同研发固态碟型雷射技术。
今年3月,台湾考察团带着这个计画前往立陶宛,会见立陶宛经济暨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参观网路与追踪装置制造商Teltonika、立陶宛物理科学暨科技中心(Lithuania's Centre for Phys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雷射业者Ekspla、Light Conversion、Eksma。
目前看来,立陶宛官员似乎非常希望台湾的半导体工厂能够尽快承诺入驻该国。
阿尔莫奈特在3月表示,「我们正在评估台积电、联华等公司前来设厂的投资机会。」
进入欧洲的滩头堡?
如果台湾真的在立陶宛建立了一座专门服务欧洲市场的大型半导体工厂,它就会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滩头堡,进一步扩大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同时可能也会让欧洲的尖端科技供应链更快获得弹性。汽车制造业对欧洲国家非常重要,但目前晶片却严重短缺,台湾的协助比过去任何时刻都更为关键。
在政府支持下,台湾半导体也许可以就此进军欧洲。
之前晶片业者对这种扩张计画相当保留,认为获益率很可能不够;但政府的补贴可以抵销一部分的资本支出,而且根据Trading Economics的资料,立陶宛的薪资水准以欧洲的标准来看较低,大约跟台湾差不多,月薪约51,000元新台币。
此外,立陶宛领先全球的雷射技术,可以用来开发效能更高的光子晶片,对台湾晶片业者相当有吸引力。
光子晶片可以加快传输大量资料,对大数据与人工智慧领域非常重要,而台湾的半导体业虽然在许多领域都领先全球,却不具备矽光子的技术。
目前这项科技的领航者是英特尔(Intel),台湾一旦跟立陶宛合作,就有可能缩小跟英特尔之间的技术差距。
财经媒体Quartz今年1月份报告指出,在中国停止与立陶宛贸易往来之前,立陶宛的雷射产品大约有三分之一都是卖给中国,只有2%卖给台湾。
但在立陶宛的政策转向台湾之后,卖给台湾的产品应该可以增加。
如果台湾成功在立陶宛建造了晶片厂,之后就可以考虑继续前往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国都对与台湾合作半导体相当有兴趣。
国发会主委龚明鑫2021年11月曾说,台湾将成立与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作小组,推动与这些国家合作生产晶片,并提供技术培训奖学金。
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在与中国合作时都相当谨慎,因此目前并不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可以一定程度抵抗北京当局的威胁。
相较之下,大部分国家的企业跟政府都无法舍弃中国市场的巨大诱因,经常在权衡之下牺牲台湾的权益。
台湾若能跟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合作,将获得珍贵的机会。
台湾的市场规模永远不可能比得上中国,但台湾拥有许多重要的战略性科技,而且拥有一个遵守全球贸易规则的自由民主社会,比中国更值得信赖。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各国都看到北京的反应,它不仅没有谴责俄国,反而把罪怪到美国跟北约的头上,这时候台湾前述优势的重要性更是不言可喻。
►►本文作者为台湾金融研训院外籍特聘研究员;译者为廖珮杏
〈更多文章内容请详:台湾银行家 [第149期]〉
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 (http://service.tabf.org.tw/T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