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由心探外 超渡外众期待 触求真实内在的清朗晨昏.临床心理师 洪培芸
发表时间:2023-12-25 点阅:2032「所有人想要寻求生命的解答,并非加入组织,更不是寻求外面的大师,而是走往自己的内心!」—— 临床心理师 洪培芸
才入录音间,临床心理师洪培芸随即用家常问候温起一室暖意,按下开录旋钮一瞬,话语飞快流淌在琥珀灯色笼罩的麦克风前。出生凤山,家里的资源多输入于镇日挥汗,忙于工地的父亲。老爸在家的日子,如部分亚洲传统家庭的父辈角色,话一出口多成了管教,权威的话底即使藏着关爱,却接触不了子女最深层,渴望被同理的心声。
「那时洪爸最伤害我的一句话是:『就是因为你们没生小孩!』我当时为此气到整整一年都不想和他说话。」面前的洪培芸,气韵清朗、妆感透亮,八年前的离婚风暴看似不曾袭扰她分毫,很难想见当时的她几度寻遍新住所无望,在半月内的限时搬迁令下,曾蹲躲在台北车站的大厅泫然欲泣的模样,「若说父母对我的教养是父权下的结果,我的哥哥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们给我最好的礼物。」
「要哭,也要边跑边哭!」
兄长相偕着她坐进车厢,如同人生叠影,与一站又一站的风景快速别过,兄妹对话不多,但其中一句:「你可是洪培芸!会这么容易被打倒?」让天生硬骨的她缓慢蓄起了生气,进而转将怒气与委屈投进瑜珈的柔软里。晨间七点半,洪培芸准时出现在瑜珈垫上,时而感受心绪的不平成为腿肱若水的曲折,流动间很快化进下一波用核心与吐纳撑起,如鹰的优雅姿态。
「还有阅读,当时我的周遭多是怀着待嫁女儿心的同伴们,找不到指引,我只能向书里的前辈求教。」
逃避、闪躲,无处发泄的情绪像洪流从心闸出逃,冲刷著由理智构建出的浮岛,高张后平息的状态就像暂时上了岸,问起「调适」从她的眼光看去如何解读,洪培芸提出一套组合公式:「调适=允许+臣服+行动」,当发觉自己混杂着震惊、悲愤、困惑与不解,看懂这样的情绪出现,允许流动,不再与之对抗。臣服后,接续产生的行动才开始了调适的进程。不过说来容易,重生的过程就像赤裸把过往的认知、想法层层击溃,「亲密关系的结束真正象征的是,你失去了一个家人、一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是过程里最需花时间面对、沈淀和转化的一关。」
看似走向友善包容的台湾社会,对于离婚者的标签依然紧紧依随,谈起这一切,洪培芸早能笑看过往,「离婚当时像是死了一次,接续的人生却要勇敢一百次,不过我学到最宝贵的两个字——无常。」桌前灿笑如日的她,身上看不见所谓传统的离婚者标签,勇气的印记倒彻头彻尾如影随形。
「真理是一处无路可达之境!」—— 印度思想家 克里希那穆提
翻看桌上洪培芸的第四本作品《心理防卫》,目光很快被篇章里印度灵性导师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所落下的「真理是无路之境!」所攫,跳开表面,往内探询,意境与洪培芸触及作者身分至今所倡的想法不谋而合,「『认识自己』就是改变人生的起点,也是一生的作业。」帮助更多人过好这一生,更是如今她的志业与追求。
出书、演讲、持续以咨商助人成就她多重角色的切面,「更年轻时我还尝试过十日内观,禁用手机时,脑中出现的想法繁多,但唯有墙上的戒、定、慧我记了下来。」那是遇事所具的正知正见,并实践在日常身心里分寸拿捏得当的谨言慎行,然而常人何能尽数而为,在书里的案例处遇,外界深重期待的步步进逼,转而往亲密家人和多方成瘾的行为表象走去,「转移」、「否认」、「合理化」在生活中交替出现,「辨识出对方或自己正经历这样的状况,等待适当时机再续沟通,更深一层的价值也在课题分离之后,不将对方的课题揽在身上,同时成熟担起自己应面对的那一份责任。」
超渡万众和父母期待
触及课题分离,洪培芸说起第二本著作《微笑忧郁》里备受外界讨论的议题「超渡父母的期待」,积累的压力源往往来自外界对自己的盼望,无论科系、学业成就、社会表现,无底洞式的吞噬内心真实的样貌,伴随「熟稔易生侮慢之心」,不擅言爱的华人家庭,更多时候在期待转嫁之下,许多人活出的样态,往往是多重框架下所编织出的魅影。
围好边界,清晰觉察自己的处遇,直觉而诚实地感受内在情绪,在破框之际变得相对重要,「情绪比较不会骗你,实践自我对话,感受内在的自发性,觉知有无里外不一致的状况,发现自己正合理化过度的行为当刻,转往源头找寻,终止这个循环,我想很多人可以开始从桎梏中解放。」
「觉知」两字反复在席间出现,别于「认知」延展于思考、「感觉」源于外界冷热痛快地直击,洪培芸认为它更像中性而不带标签的存在,「一旦你太快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任随它驱动你站于特定立场找寻方法,将会错失看到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对洪培芸来说,「知觉」、「认知」、「觉知」动态交错著涵盖思维风景,「你可以去看想法的底端,藏着最深的信念是什么,不讳言这很难,所以说『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功课。」包罗人际里的「关系」更是人生修炼场,「光能理解情绪,让对方感受有人对应,即开启了第一步、开出一条对话的路,这样就很棒了!」洪培芸轻转卧于桌面的玻璃杯,水影浮动间,过境杯中的光线愈发清晰可见!
「活出你自己,那会是你今生最好的选择」
敛起满桌的欢快喧哗前,洪培芸谈起了时下常见的「高敏感族群」,「以前我没有找到对的方法,共感虽是我的特长,相对的也经常让自己耗能。」直到将生活切出刻度,每日夜临七点半,她准时将手机开启勿扰模式,彻底潜进与自己的独处时光,「如同日本学者长沼睦雄送给高敏感族的建议,若确认了习染感受的源头,缩短待在人多嘈杂的环境时间,也是一个直接却有用的方法。」
减少直面回应外界干扰和带进的压力,才有机会更贴近内里的感受,「说来有趣,我从年轻就很爱独处,也常思考我到底要过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如同推广精神独立的倡议者,书写从墨扩散到如今感染与之相遇的生命,她在转弯后的境遇里,亲身用碰撞凿出属于洪培芸的形状,也遇见更多未曾谋面的可能,「有些潜能被触发了,没想过我会出这么多书、走进这么多节目,若说现在的我有什么追求,或许就想朝活出『有趣』、『有意思』、『有意义』的精彩好人生继续前进吧!」
临床心理师 洪培芸 (摄影:张湘羚)